古代饥荒,为什么百姓宁愿吃草根、啃树皮,也不去抓河里的鱼虾?
你的位置:大m娱乐平台 > 产品展示 > 古代饥荒,为什么百姓宁愿吃草根、啃树皮,也不去抓河里的鱼虾?
古代饥荒,为什么百姓宁愿吃草根、啃树皮,也不去抓河里的鱼虾?
发布日期:2024-12-20 03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58

1329年,陕西大旱,史书上简简单单写了五个字:“大饥,民相食”。

这五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几千年困苦民生的缩影。

在这场旱灾中,一位曾拒绝出仕的学者,张养浩,终于决定挺身而出,担任赈灾官,前往灾区。灾区的惨状令他震撼不已,他写下了“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”这一千古名句,触动了人心。

想想看,这八个字就像一声沉重的钟声,回荡在历史的长廊中,道出了无数百姓命运的悲苦。

每当天灾人祸降临,百姓总是首当其冲,生活变得异常艰难。古代的灾荒往往伴随着令人心碎的画面——杀子奉母,易子而食。

时至今日,仍然有人提出奇怪的疑问:为什么古人面对饥荒不去抓鱼来吃,而是选择吃草根、啃树皮,甚至吃毫无营养的观音土?他们是不是傻?

这些问题让我不禁想起晋惠帝那句经典的“何不食肉糜”。更让人捧腹的是,有些人还真一本正经地回答:“捕鱼是一项技术活,很多人没有经验,捕不到鱼”;或者“鱼肉不好吃,缺少烹饪工具和调料”;甚至“鱼肉寒凉,不宜多食”,这些回答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,但实情却是:当生命的威胁迫在眉睫,谁还会在乎这些细节?

其实,古代百姓之所以不去抓鱼,根本的原因是——没有鱼可抓!

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自然环境。旱灾主要发生在北方,像中原、关中、西北这些地方,河流本就稀少,主要依靠旱地作物生存。旱灾来临时,河流干涸,鱼虾失去了栖息地,哪里还能抓到鱼?

相比之下,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丰富,饥荒较少发生,然而北方地区却常常因旱灾或洪灾而陷入困境。更糟糕的是,饥荒往往不是短期的,它可能持续数年。

明朝末年陕西大饥荒,就是由于连续数年的旱灾,土地被烈日炙烤,庄稼颗粒无收。百姓最初还能靠微薄的存粮和野菜勉强度日,但随着时间推移,粮食枯竭,饥饿逐渐逼近,家破人亡的悲剧接连上演。

清朝光绪初年的“丁戊奇荒”也是如此,农田一片荒芜,百姓绝望地等待死亡。

当时,尽管有些地方的河流可能还有鱼虾资源,但随着旱情加剧,水源越来越少,鱼虾也很快消失殆尽。即使某些河流的水源能勉强灌溉农田,短时间内或许还能捕鱼充饥,但时间一长,水资源不足,鱼虾就成了稀缺资源。此时,人们只能转向草根、树皮这些最基础的食物。

更悲惨的是,大灾之后常常伴随着瘟疫,饥饿让人们体力虚弱,只能做些简单的挖草根、扒树皮的活儿生存。而这些,是他们在极度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做出的最悲哀的选择。

总而言之,面对饥荒时,古代百姓的选择并非傻,而是身不由己。没有鱼可抓,他们只能靠着草根和树皮艰难生存。历史的悲剧,总是如此残酷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